療程介紹
媽媽手?!我不是媽媽欸...
媽媽手的成因與治療
大拇指感到疼痛不見得是媽媽手;媽媽手也不是專屬於媽媽的疾病,這篇文章要告訴你:關於媽媽手,你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情。

認識媽媽手
什麼是媽媽手
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「狹窄性腱鞘滑膜炎」,發生在大拇指的伸姆短肌、外展拇長肌的肌腱、腱鞘及滑膜處,此病症又可稱為「狄奎凡氏症 (De Quervain’s disease)」。
發生原因
媽媽手會發生通常和大拇指、手腕的過度使用有關,過去常見於辛苦做家事的媽媽們身上,因此被稱作媽媽手。實際上,以本治療所的門診經驗,只要是工作、生活甚至運動訓練時需要反覆使用拇指、手腕的個案,都可能會發生這樣的症狀;此外,長時間使用單手拇指滑手機、平板電腦,也是可能造成媽媽手的不良習慣。
自我檢測
若是懷疑自己可能得了媽媽手,可利用芬可斯坦測驗(Finkelstein-Test)進行測試:
將大拇指包覆在其餘4指內並握拳,以此姿勢向小指側拉動手腕(若拳眼朝上,便往下壓)。若大拇指根部感到疼痛或無法順利操作,罹患媽媽手的機率便很高。
治療方式
若是遇到以上情況,可以嘗試使用護腕、貼布等等來支撐大拇指,先避免患部持續受力、減少其活動。物理治療師會以熱敷、英特波等儀器協助患者降低疼痛感並促進其恢復。在這些患者身上也常常發現前臂、手腕甚至手掌的肌肉有過度緊繃的情形,此情形容易影響修復成效,因此也會以徒手治療的方式進行肌肉、筋膜的放鬆以及關節鬆動術,來協助恢復效果達到最大化。
手腕日常保養
當疼痛趨緩,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做手部及腕部的復健運動,復健的目的為強化肌肉、使肌腱恢復延展性。這些復健運動搭配熱敷,就是患者居家自我保養的好方式。此外,我們也會觀察患者的用力習慣,若時常過度仰賴大拇指及手腕,便容易出現反覆疼痛,這時就需要調整平時的生活習慣,才能預防傷害再次發生。針對此類手腕症狀若有任何疑問,歡迎向本所的物理治療師詢問喔!
淨元物理治療所主治項目
高雄市仁武區八德中路221號
以下原因所造成之痠麻、疼痛、肢體無力、行動不便等
運動傷害 職業傷害
關節退化 脊椎側彎
神經損傷 腦部病變
手術後復健 椎間盤突出
此外,本所更提供各式訓練課程,協助您雕塑體態、強化運動表現
動作控制訓練 平衡協調訓練
核心肌群訓練 專業紅繩訓練
運動防護 有氧拳擊 專業貼紮
產前運動指導 產後骨盆訓練
體適能訓練 燃脂運動教學
需要相關專業諮詢
歡迎點擊這裡聯絡我們